(通讯员 海丹)2025年4月18-20日,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与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举办,吸引了食品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客商的广泛参与。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李宁教授与海丹副教授携团队成果亮相展会,通过产品展示与学术报告双维度,展现了校企合作推动产业升级、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的丰硕成果。
河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杨喜田到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展会指导
在展会现场,河南温县怀山药的高值化开发系列产品备受瞩目。食品学院与河南企业联合研发的山药汁、山药粉、冻干山药片(粉)等产品,通过现代加工技术最大化保留了山药的营养与功能性成分,成为药食同源理念的实践典范。此外,亚麻籽的多元化应用同样亮眼,从传统的亚麻籽粉到亚麻籽奶、亚麻籽油,再到跨界开发的亚麻籽面膜等系列化妆品,展现了亚麻籽在健康食品与美妆领域的广阔前景,凸显了功能组分深度挖掘的技术支撑力。传统酸辣粉通过“短保质期”“药食同源元素添加”等创新手段,成功打入年轻消费市场。展会上,荞麦酸辣粉、山药酸菜粉、菠菜/紫薯彩色酸辣粉等凭借健康标签与新奇口感,吸引了众多客商问询。这类产品不仅契合了年轻人对便捷与养生的双重需求,也为酸辣粉行业开辟了差异化竞争路径。蜂蜜展区以“药食同源”为核,推出便携式小包装蜂蜜,主打“一周一瓶,健康可见”的轻养生概念。通过场景化营销,将传统滋补品转化为日常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为传统品类年轻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会现场
展会特设的第一届国际药食同源学术报告会上,法国、瑞士、中国等国家药食同源领域的专家分别进行报告,李宁教授与海丹副教授分享了学院在药食同源领域的科研成果。报告聚焦功能成分提取技术、传统食材现代化应用及健康产品开发体系,强调了基础研究向产业转化的重要性,为行业提供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李宁老师、海丹老师分别做学术报告
本届博览会不仅成为展示创新产品的平台,更体现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趋势。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技术攻关与市场洞察,推动药食同源食材从田间到餐桌、从实验室到消费场景的高效转化,助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通过国际化展示平台的推荐,为学院创新技术及创新产品走向国际舞台提供了发展机遇和空间。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性食品需求的增长,科技驱动的健康产品创新将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
编辑/张雨 审核/马燕 签发/黄现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