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科研方向是果蔬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果蔬贮藏保鲜与安全控制以及果蔬活性成分与营养研究。多年来,果蔬加工研究团队为河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等专业人才,积累了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并且通过技术培训、技术推广、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服务于河南省果蔬食品工业,为河南省果蔬食品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该团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注重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获批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李瑜工作室。团队多名成员入选国家首批乡村振兴产业顾问组专家(梨、辣椒)。近年来一直围绕着果蔬食品科学与质量安全品质控制这一重大科研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在果蔬精深加工理论与技术、果蔬副产物综合利用、果蔬加工安全控制技术、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持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课题、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各类课题5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主编及参编相关著作40余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10部。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0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40余件,其中国际国内发明专利17件,省级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6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省级科研成果20余项。在国内外果蔬加工与安全控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整体实力国际先进国内先进,在果蔬优质高效绿色加工领域、果蔬采后贮藏保鲜等领域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形成了明显的自身特色和优势。
团队学术带头人简介
李瑜,女,江南大学工学博士,教授,河南省预制菜营养保全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郑州市食用菌预制菜重点实验室主任,郑州市果蔬加工及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全国果蔬功能性食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河南省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常务理事。长期致力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是国家香菇科技小院首席专家,国家首批乡村振兴产业顾问组专家(梨、辣椒),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专家,开封市大蒜与大蒜深加工产业科技特派团团长,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河南省科技副总。担任民盟中央农业委员会委员、民盟省委委员、民盟省委社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民盟河南农大委员会主委等职。
担任绍骙智库秘书长,撰写的政策建议多次获中央领导、省部级领导重要批示。主讲的科技助农微视频多次入选“典赞科普中原”年度科普作品。分别获民盟中央委员会“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南省优秀科技小院专家等荣誉称号。兼职担任河南省人民检察院“益心为公”志愿者、河南省少年科学院专家、河南省商丘市高端智库专家、河南省富硒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学术带头人等职务。
致力于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35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40余项;起草省级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出版著作20余部。主讲省级双语示范课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进展》,校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校级一流课程主讲教师。